内容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要主动担当,不断创新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阐释好中国方案、讲好中国故事。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职责;习近平;研究;马克思主义
作者简介: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入学习讲话精神,我们认为,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树立方向意识、人民意识、自信意识。
必须树立方向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为哲学社会科学“怎样研究”提出了方法论指引。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就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取得长足发展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为解决当前我国发展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当代中国面临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困境,要穿越改革发展的激流险滩,必须用好马克思主义这把锐利之器。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特征,面向现实、研究现实并解决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服务于现实又批判现实的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开放的,必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前进,必然在一代接着一代的马克思主义学人的努力下继续深化完善。
必须树立人民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具有正确的价值立场,解决好“为谁研究”的问题。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直面人民需求,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找到研究课题。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很多研究热点都来自现实中的人民需要,经济学需要回应人民对发展的要求,社会学需要回应人民对和谐的要求,政治学需要回应人民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法学需要回应人民对社会主义法治的要求,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为人民而研究的价值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