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记者一直有一个期望:有温暖的手,撑起一把温暖的保护伞。这把伞就是对“失独”家庭扶助制度、体系的形成与完善。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在线责任编辑:常畅。
关键词:安享晚年;扶助制度;记者;采访;保护伞
作者简介:
【核心提示】记者一直有一个期望:有温暖的手,撑起一把温暖的保护伞。这把伞就是对“失独”家庭扶助制度、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唯有如此,才可能令数量达上百万的“失独”者安享晚年。
采访“失独”家庭,是一件令人备感沉重的事情。采访前例行进行资料积累,各种数据、观点、学说扑面而来,“失独”家庭问题的复杂程度,超出了记者最初的预想。
寻找采访对象特别是“失独”家庭成员,难度出乎记者的意料。他们一般在QQ群里讨论热烈,然而一旦有志愿者或者记者出现,表达采访的期望,就会立刻冷场。受访者以沉默婉拒采访请求,实在情有可原。采访时,记者需要“失独”父母重新回首令人心碎的往事,虽小心翼翼,但难免会让一颗颗破碎的心再度疼痛。这让记者也难以抑制心中的波澜起伏,内心很不是滋味。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失独”后,多少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变得阴暗。他们的故事色调暗淡,他们的经历往往让人感叹生活的艰难。最令人伤感的是,他们中的许多人长期深陷悲痛之中,难以自拔。他们的痛苦,不仅属于各自的家庭,也属于整个社会。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帮助他们走出阴霾,重新面对生活与未来。
“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张横渠在《西铭》中的语句,对于理解“失独”家庭问题似乎仍有启发意义。当前,包括各级政府、学术界在内的社会各界,都在关注和正视这一问题。各种模式的扶助,已在各地进行。更令人动容的是,部分“失独”家庭在走出阴霾之后,开始鼓励与他们有相似遭遇的人走向阳光地带。
采访之中,记者一直有一个期望:有温暖的手,撑起一把温暖的保护伞。这把伞就是对“失独”家庭扶助制度、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唯有如此,才可能令数量达上百万的“失独”者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