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宁波被认为是梁祝故里,入夜以后,婉转、凄恻的小提琴曲《梁祝》就会回荡在月湖公园上空。隋朝时,浙东运河与京杭大运河相连,宁波由此一跃成为大运河的出海口,从此与广阔的内陆腹地连通起来,丰富的货物来源和广阔的市场,托起了宁波的发展。遗址中出土的大量瓷器对研究宁波的历史、海上交通史等有着重要价值。位于三江交汇之处的宁波三江口是姚江、奉化江汇合成甬江流入东海的沿江地带,有“宁波外滩”的美誉,这里有多处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的遗址、遗迹。宁波山林清幽,名寺众多,禅宗正是由此传到日本、高丽的,被日本佛教界尊为“圣地”。多位日本高僧从宁波登岸,归国后弘扬所学,日本的曹洞宗以宁波天童寺为祖庭,南宋嘉定十六年。
关键词:遗址;日本;江口;遗迹;天童;航行;运河;仓库;佛教;区域经济
作者简介:
宁波被认为是梁祝故里,入夜以后,婉转、凄恻的小提琴曲《梁祝》就会回荡在月湖公园上空。在公园里,除了有凄美爱情故事萦绕,还分布着高丽使馆、水则碑等诸多遗址、遗迹,其中不少就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有关。贸易的繁盛,往来的使节,求道的高僧,令宁波拥有辉煌的过去。今天,宁波港稳居我国第二大港口之位。从古代港口向现代化大港转型,宁波走在了前列。
从河姆渡一路划来
宁波,古称“明州”,也曾用“庆元”,其自然条件可谓得天独厚。宁波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兼得江河湖海之利。7000多年前新石器时期的河姆渡文化,为宁波走向海洋奠定了坚实基础。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使宁波获得了广大内陆腹地。“南则闽广,东则倭人……商舶往来,物货丰衍”的记载,反映了这座城市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独特地位。
始于近代的浙东运河,入海口就在宁波。隋朝时,浙东运河与京杭大运河相连,宁波由此一跃成为大运河的出海口,从此与广阔的内陆腹地连通起来,丰富的货物来源和广阔的市场,托起了宁波的发展。
明州曾是中日贸易的枢纽港,面向日本、高丽、东南亚、西亚乃至地中海与非洲的交往,促进了明州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宋代,明州(庆元)港成为海内外货物的主要集散地之一,两浙路市舶司迁到明州,明州设立市舶司,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宁波博物馆“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秘书处副主任莫意达,将记者带到该馆收藏的出土于余姚河姆渡遗址的一支木桨前。它是先民造船航行开始水上活动的明证。河姆渡也因此被称为宁波港的“摇篮”。
此外,战国时期的羽人竞渡纹铜钺,也被认为是先人开启水上之旅的物证之一。从这柄铜钺纹饰中清晰可见四人坐成一排,奋力划桨。最为独特的是,他们头上是迎风高高竖起的条带状物体。这些图案究竟是什么,至今仍是未能完全破解的谜团。对此,一种解释是他们所带羽冠上的羽毛;另一种解释是风帆,证明2000多年前的越人已利用风帆航行。不过,目前两种意见究竟哪种为真,还未“定案”。
莫意达介绍,对于海上丝绸之路,该馆所承担的任务一是做好相关主题的展览;二是开展和组织研究,比如编纂《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