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平日里,每每看到家乡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整合16个“煤村” 、发展文化旅游的信息,记者总是暗暗欢喜,除了煤炭之外,家乡尘封已久的文化珍宝终于开始“晾晒” 。
关键词:村官;煤炭;沁水县;山西省;生态农业
作者简介:
平日里,每每看到家乡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整合16个“煤村”、发展文化旅游的信息,记者总是暗暗欢喜,除了煤炭之外,家乡尘封已久的文化珍宝终于开始“晾晒”。在当前煤炭产业寒冬、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这一小小的变化,似乎让我看到了家乡的新希望。
欲将16个“煤村”变“美村”的带头人,正是平日里朋友们经常谈起的刘沁峰。在朋友口中,刘沁峰是一位“有情怀、有追求的老板”,他的创业历程——从煤炭发家,到跳出煤堆,似乎是近年来家乡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抓住煤炭机遇 事业速腾飞
刘沁峰,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嘉峰村人,“70后”。1993年,与高校失之交臂后,刘沁峰和村里很多年轻人一样去煤矿谋了份工作。然而,那时的小煤窑生产粗放,规模小且散乱,煤炭业还未像日后那样辉煌。
两年后,刘沁峰决然离开煤矿。农村商业还不发达的当时,他下河南,跑上海,敢闯敢干,做家电商贸生意,当上了小老板,从独自经营到连锁发展,很快成了当地有名的“家电王”,家电销售年利润达到200多万元。
在淘得人生的“第一桶金”后,刘沁峰的人生第二次与煤炭结缘,实现了事业的一次飞跃。他所在的嘉峰村地处沁水煤田腹地(中国目前产煤最多的大型石炭三叠纪煤田),煤炭资源丰富。他凭着超前的眼光,着手建立了一座年产约60万吨的洗煤厂,瞄准洗精煤深加工,企业规模也随之扩大。之后,他又陆续创办了土建公司、商贸公司、选煤厂等数家服务于煤矿企业的工贸公司,并组建了嘉沁集团,年营业额达数亿元。
刘沁峰事业腾飞的时期,正是煤炭行业的“黄金十年”。虽然不是典型的“煤老板”,但他的事业与煤炭密不可分。在市场欣欣向荣的大背景下,他成为有名的青年创业带头人,解决了当地600多人就业,为促进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