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2015年 07月 17日 08:15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7月 17日第769期作者:本报记者曾江访问量:中国文化自古重视立碑纪念,在各种纪念性设施中,碑具有特殊的地位。有的大学则在几十年后重返旧址,陆续兴建一些纪念性设施,特别是2000年以来,各个大学的主要校领导率队返回旧址,校史寻根,树碑为证,延续文化前缘。记者在考察过程中特别对各个大学旧址修建的纪念碑进行了调查,先后搜集到30多通纪念碑的碑文,虽然这绝非全部,但主要的碑已经齐备。这些碑文浸透着各个大学爱国荣校的诚挚情感、对迁入地民众的感恩之心以及坚守学术品格的治学精神。
关键词:大学;纪念碑;曾江;记者;碑文;复员;爱国荣校;西迁旧址;抗战;搜集
作者简介:
中国文化自古重视立碑纪念,在各种纪念性设施中,碑具有特殊的地位。为铭记历史、昭示后人,有的内迁大学在抗战胜利东归复员时,在迁入地建碑纪念,以示后人;有的大学则在几十年后重返旧址,陆续兴建一些纪念性设施,特别是2000年以来,各个大学的主要校领导率队返回旧址,校史寻根,树碑为证,延续文化前缘。
记者在考察过程中特别对各个大学旧址修建的纪念碑进行了调查,先后搜集到30多通纪念碑的碑文,虽然这绝非全部,但主要的碑已经齐备。这些碑文浸透着各个大学爱国荣校的诚挚情感、对迁入地民众的感恩之心以及坚守学术品格的治学精神。读碑使人深思,牢记历史,审视当下,展望将来,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根据走访记录,记者整理了抗战时期大学西迁旧址现状表。需要说明的是,限于篇幅,以下仅为简表,主要涉及综合性大学,而不包括艺术、技术、医学等专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