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而天津D医院从2003年 9月 26日建院以来,一直致力于公立医院改革,在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内部管理、改善服务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成效显著。医院实施全员聘任制,用岗位管理取代身份管理,实现了职称评定与聘用分开,建立不与任何收入挂钩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从而实现了医疗人力资源市场化的全新格局。据天津市社保基金管理中心统计,该院平均住院日逐年下降至7.7天,通过单病种结算的医保统筹支付金额比天津市其他医院平均结算金额降低了19.6%,患者担负金额平均降低了37.6%,大大降低了医疗费用,确保医院服务的可及性和公益性。坚持精细化管理、善用市场化运作“去行政化”后,医院要保证服务可及性和公益性,如何持续生存?天津D医院通过精细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已基本实现现金流平衡。
关键词:医疗服务;医院改革;市场化;法人;天津;护理;精细化管理;管理体制;探索;改革试点
作者简介:
从医改大幕拉开,到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公立医院的改革与医改的大步伐一起迈入深水区。而天津D医院从2003年9月26日建院以来,一直致力于公立医院改革,在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内部管理、改善服务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成效显著。
齐步推进“去行政化”与“法人化”
行政化不利于医院的发展,往往使其管理体制陷入僵化。天津D医院在成立之初,就提出要在国内率先采用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的全新经营管理体制,“去行政化”的同时推进“法人化”。
第一,去除行政化体制。医院成立时就定位自身为无行政级别的事业单位,医院施行院长负责制,院长全权负责医院的经营管理,实施政事分开,彻底打破了公立医院所处的行政等级体制,成功破除了医院的行政化体制。
第二,确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和结构。该院由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投资7.2亿兴建,医院采取市场经营理念,建立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法人治理结构,医院具备真正的独立法人地位,对外独立承担法律、经济、民事责任,对医院出资者负责,从而实现了管办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