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当前形势下,人们已经形成共识:公立医院改革是整个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而改革关键在于资金和制度的安排问题。因此,公立医院改革须慎重处理资金与制度问题。
关键词:资金;制度问题;改革;公立医院;监管
作者简介:
当前形势下,人们已经形成共识:公立医院改革是整个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而改革关键在于资金和制度的安排问题。
没有国家和地方财政对民生福利的资金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不可能成功。当然,如果要资金投入,那么,该怎么投入以及投入多少,就引出制度安排问题。
要弄清医改路径,必须仔细分析清楚此中涉及的各方主体及其权益关系。
公立医院是个小社会,其社会成员是普通医生(跟私立医院的医生在行医问题上并无区别)和医保化病人。在福利化的公立医院系统中,政府相关部门(卫生部、医药管理局等)出面充当相关第三方,一方面向作为公民的病人收取医保费,一方面向付出劳动的医生发放薪酬,从而取消医患直接市场化交易带来的问题。这是医院外部管理方面的非市场化的政府干预职能,为的是避免或解决市场经济本身所固有的市场失灵问题。
医院内部管理方面,则需要发挥市场调节功能,以避免或解决政府失灵的问题。根据国际上行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模式,公立医院的所有权在政府,但经营权在其法人代表,即院长。这就是所谓的政事分开。政事分开不同于管办公开,区别在于:对医院经营的监管不能来自政府。“政”即“办”,都在政府;而“事”在院长,“管”在此外第三方,一般是司法部门,可在检察院(有别于作为行政部门的司法部)下设专门的公立医院监检单位。监管不但包括对公立医院法人的监管,也包括对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
传统监管思想注重政府对医院的监管,但这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本身是否充分进行监管。这是因为,公立医院在资金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很难有效治理。因此,公立医院改革须慎重处理资金与制度问题。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