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要在新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不断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加快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尽快形成与我国大国地位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如何做好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基础研究,并将其转化为服务国家文化发展的智慧,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院长张西平长期思考的问题。中国文化“走出去”硕果丰盛2017年伊始,张西平带着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思考,着手开始了新一年度《中国文化“走出去”研究丛书》(以下简称《丛书》)的编纂工作。张西平表示,近段时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两份重要文件相继出台,标志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正在逐步形成“顶层设计”,中国文化“走出去”进入了有序、整体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关键词:中国文化;西平;研究;出去;文明;文化机制;学界;评估;版权;协调
作者简介:
2017年是世界大格局进一步分化的关键之年。要在新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不断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加快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尽快形成与我国大国地位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如何做好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基础研究,并将其转化为服务国家文化发展的智慧,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院长张西平长期思考的问题。
中国文化“走出去”硕果丰盛
2017年伊始,张西平带着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思考,着手开始了新一年度《中国文化“走出去”研究丛书》(以下简称《丛书》)的编纂工作。自2012年起,每两年编纂一套的《丛书》,致力于从哲学社会科学、汉语、电视、电影、文化艺术、动漫、游戏、新闻出版等广泛领域,对中国文化“走出去”轨迹进行系统的梳理,全方位展现中国文化“走出去”成果。
2016年,中国在欧洲11国、亚洲10国、非洲5国、大洋洲3国、拉丁美洲1国共建30个中国文化中心。截至2015年,我国已建立500所孔子学院,遍及134个国家和地区。最近10年,我国出版物版权和实物贸易的逆差已从7.2∶1缩小到1.6∶1,图书版权输出增长5.58倍,对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版权输出增长了18.4倍。
历数一组组数据,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斐然成就让张西平倍感振奋。“从文艺领域到思想领域,中国文化‘走出去’已经全面展开,规模之大、涉及面之广前所未有。”张西平说,“中国文化‘走出去’结出了新硕果,开创了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