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核心提示】作为丝绸之路北道重镇,龟兹地当要冲,龟兹也因此展现出了璀璨、骄人的辉煌。实际上,即使千年之后的今天,其文明衰落之后,龟兹的流风遗韵也并未消失无痕,其乐舞等融入了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巨流,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隐隐感受到其脉搏。
肩负着龟兹古国的报道任务,记者二度前往龟兹故地,漫漫旅途中,不时翻阅余太山先生所著的《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要注》。书中,龟兹是西域历史舞台上的主角之一。在隋唐之后,龟兹也并未成为西域历史的配角,一部浩荡、波折的西域史,龟兹在其中屡现身影且影响巨大。
作为丝绸之路北道重镇,龟兹地当要冲,为经营西域的必争之地。汉唐时期都曾设都护府于龟兹,龟兹也因此展现出了璀璨、骄人的辉煌。实际上,即使千年之后的今天,其文明衰落之后,龟兹的流风遗韵也并未消失无痕,其乐舞等融入了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巨流,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隐隐感受到其脉搏。
在丝绸之路跨国申遗工作中,克孜尔千佛洞和苏巴什佛寺遗址等,正得到日益完善的保护与更为深切的关注,这让我们有理由展望龟兹文化遗产更美好的明天。今天,善待与珍视龟兹文明,尊重其研究者和保护者,就是珍惜我们多民族国家那一段波澜壮阔、厚重辉煌的历史。
一次次阅读,一次次踏访,一次次交谈,记者个人对龟兹文明的了解,不过是刚刚开始,随着采访的深入,这种感受愈发强烈。龟兹文明博大精深,距离揭开其未解之谜还为时尚早,需要研究者焚膏继晷、世代接力。今天,学者已有意识地将龟兹研究引向跨学科、集体合作阶段,曙光在前,龟兹学在新世纪必将发展壮大。
本期独家报道图片除注明外由本报记者吴文康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