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反过来,虽然“现代化”这个术语的使用有各种变体,其用法经常受到意识形态的驱动,但是我认为,“现代化”有一个清晰的核心意义,我们理性地把这个核心意义赋予这个术语。近年来,历史学家们学会了对特殊性、对差异保持敏感,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在传授一种史学的专业传统,就这个传统而言,他们受到了很好的训练。他们说,因为不同的国家以不同的方式经历现代化,所以我们必须放弃这个假设:各国所经历的被公认为各不相同的现代化进程中,没有共同之处。在世界各国,比如管理航空出行的最佳流程,本质上都是相同的,因为只要是值得推荐的安全程序或者操作程序,多半在系统的各个环节都值得推荐。同样,莫斯科地铁避免火车相撞,与伦敦地铁避免火车相撞,本质上是相同的任务。
关键词:现代化;进程;火车;核心意义;航空;推荐;弗吉尼亚大学历史系;内核;操作;生活
作者简介:
学术界讨论和分析“现代性”、“现代”和“现代主义”及其形容词形式,已经确立牢固的传统,诸多文献无疑为这些术语的用法限定了“标准”的界限。但是,我认为,在宽泛的边界范围内,我们想要明确地称之为“现代”的事物,严重依赖于我们愿意优先给定的目的,它是“我们目前的处境”导向的令人满意的结果。反过来,虽然“现代化”这个术语的使用有各种变体,其用法经常受到意识形态的驱动,但是我认为,“现代化”有一个清晰的核心意义,我们理性地把这个核心意义赋予这个术语。此外,这个核心意义在已经“经历”过现代化的人们的个人生活中有着牢固的根基,在一定程度上,它让我们能够跨越我们在当今世界看到的周遭的文化隔阂。
近年来,历史学家们学会了对特殊性、对差异保持敏感,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在传授一种史学的专业传统,就这个传统而言,他们受到了很好的训练。我也受过此种传统的训练,所以,我愿意首先站出来承认一个明白无误的历史事实,即不同的国家以不同的方式经历了且继续经历着“现代化”。此外,我对“现代性”的论述将清楚地表明,我与很多学者观点一致。我们认为,并非只有一种现代性,而是存在不同的现代性。但是,我不同意有些人的观点。他们说,因为不同的国家以不同的方式经历现代化,所以我们必须放弃这个假设:各国所经历的被公认为各不相同的现代化进程中,没有共同之处。
19世纪后期乃至更长时期,欧洲开启了一个进程,此后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重复了这个进程(尽管方式不同)。在这个进程中累积发生的技术变革,对数量庞大的人类的生活方式造成了持续的影响。实际上,在19世纪,数以亿计的人类的生活发生了戏剧性的改变,这个过程还持续了整个20世纪。
可以看到,如果我们把现代化概念的重点放在技术变革的进程上,那么,在落后与先进的区别之外,它确实有个始终一贯的内核。如果我们把“现代化”主要看作是人类生活的状况已经和正在由于应用新的知识和技术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混乱,增进理解。在世界各国,比如管理航空出行的最佳流程,本质上都是相同的,因为只要是值得推荐的安全程序或者操作程序,多半在系统的各个环节都值得推荐。适用于技术系统环节的道理,同样也适用于人类。例如,航空系统的操作,不存在穆斯林式,也不存在基督教式。同样,莫斯科地铁避免火车相撞,与伦敦地铁避免火车相撞,本质上是相同的任务。
(作者系弗吉尼亚大学历史系教授 梁卿/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