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关键词:
作者简介:
第一,文化有利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求同存异、化解矛盾、和而不同、增进友谊。“一带一路”幅员广阔,国际关系复杂,民族宗教各异,文化差异很大,覆盖65个国家,东亚蒙古国、东南亚东盟10国、南亚8国、西亚和北非18国、中东欧16国、中亚5国、俄罗斯和独联体7国。这些国家地缘政治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宗教信仰也交织着很多矛盾,历史文化存在很多差异,与中国的关系也各不相同。只有讲好历史、讲好传统、讲好友谊、尊重差异、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求同存异,才能心灵通、感情亲,才能拉近距离、开展合作、建立友情。而讲历史、讲传统、讲友谊、讲尊重、求同化异,都必须依靠文化。
第二,文化可以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上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古丝绸之路是两千多年前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时开辟的,最初是为了联合大月国抗击匈奴。随着历史的变迁,它演变成一条越走越远的商路,继而成为连接亚非欧的经济文化交往之路。这条路因最早以中国输出丝绸闻名,所以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将其命名为“丝绸之路”。今天的“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则是当代中国人发起的。这一借用历史符号提出的宏大战略倡议,能否得到沿线国家的认同,取决于沿线国家对当代中国的了解和认同,取决于我们能否宣传好当代中国的发展、中国的故事,宣传好当代中国的立场、观点、政策主张和战略意图。而所有这些宣传同样需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