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核心提示】白马咖啡馆前的小广场上,一组名为“风雨同舟”的雕塑引人瞩目——一位上海阿姨正在为一位犹太小女孩遮风挡雨。这一场景映照着二战时期犹太难民和中国人民相互扶持、共克时艰,一起度过的那段最困苦的虹口隔离区岁月。
曾经是犹太难民重要聚会场所的白马咖啡馆,2015年8月在长阳路与舟山路交叉路口复建落成。
记者到访白马咖啡馆时,正值游客到访的高峰,咖啡馆内很难找到一个空座位,其中很多都是慕名而来的外国游客,在这里喝上一杯香醇的咖啡,感受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犹太人的生活。
据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陈俭介绍,1939年,来沪避难的犹太难民鲁道夫·莫斯伯格和亲友买下此楼,开办白马咖啡馆,原址是长阳路与临潼路交叉路口的一座三层小楼。咖啡馆一楼复原了70多年前的大堂原貌,室内陈设完全按照当时犹太难民聚会的场景布置,二楼、三楼将作为临时展厅,以补充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展品陈列。
白马咖啡馆前的小广场上,一组名为“风雨同舟”的雕塑引人瞩目——一位上海阿姨正在为一位犹太小女孩遮风挡雨。这一场景映照着二战时期犹太难民和中国人民相互扶持、共克时艰,一起度过的那段最困苦的虹口隔离区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