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汉魏洛阳城中间经过多次修筑、废毁、再改建,城市形制变化极为频繁复杂,是了解中国古代早、中期都城形制与发展变化的重要城址。尤其是在北魏时期,洛阳城达到了史上最大的面积,有将近100平方公里,在中国古代都城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曹魏洛阳城的这种宫殿布局,直接影响到了后代,使魏晋以至北魏洛阳城的宫城形制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崭新变化。北魏洛阳城形制发生较大变化,宣武帝景明年间将汉晋洛阳大城变成了内城,在内城外新建了外郭城,并修筑了320个里坊,城市范围达到了“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的空前规模。影响后代都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报》:从多宫制到单一宫城制,再到城郭兼备的封闭式里坊制城市,汉魏洛阳城见证了中国古代都城形制的变迁。
关键词:都城;变化;汉魏洛阳城;曹魏;城址;郭城;布局形制;中国;官署;发展史
作者简介:
汉魏洛阳城始建于西周,先后经历了东周至北魏等多个时代,到初唐方才废止。汉魏洛阳城中间经过多次修筑、废毁、再改建,城市形制变化极为频繁复杂,是了解中国古代早、中期都城形制与发展变化的重要城址。尤其是在北魏时期,洛阳城达到了史上最大的面积,有将近100平方公里,在中国古代都城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汉魏洛阳城遗址现存格局及遗迹以北魏时期为主,包括宫城、内城、外郭城三重城。汉魏洛阳城见证了北魏时期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大融合所催生的城市文化,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汉魏洛阳城也是中西文化交流汇聚之地,其历史价值是其他城址无法比拟的。那么,汉魏洛阳城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钱国祥。
从多宫制到单一宫制
《中国社会科学报》: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早期都城中分散的宫殿区布局逐渐被中轴对称的规划格局取代,这在汉魏洛阳城中有何体现?
钱国祥:汉魏洛阳城从西周始建到初唐废弃,经过历代不断修缮、扩建,到秦、西汉时期,南北二宫制度是该城址宫殿布局的一个显著特征,它们是东周、秦代时期对西周城址不断扩建、改建而形成的产物。
东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建都后,对该城进行了大规模的营造和修缮,东汉洛阳城沿袭西汉南北二宫为主的宫城布局形制,由于考古材料的匮乏,南北宫的形制与范围暂时无法搞清。无论南北宫的形制范围究竟如何,有一点应该可以确定,即秦、汉时期的洛阳城也应与西汉长安城一样,城内由若干个体的宫城组成,且排列比较紧密,各种殿堂楼阁鳞次栉比,遍布城内。洛阳城内主要作为皇宫、禁苑、仓库、官署等使用,礼制建筑与市场以及一般居民区大都在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