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黄河泛滥两千载,淹没开封几座城”。千百年来,黄河的多次泛滥给开封带来无穷劫难,但也缔造了今天“城叠城”的奇观。
关键词:开封城;城摞城
作者简介:
在今开封城地下约3—14米的范围内共有六座城池,分别为战国时期魏国国都大梁城、唐代汴州城、五代及北宋东京城、金代汴京城、明代开封城和清代开封城,这些城池按照时代顺序,自上而下叠压在一起。
“黄河泛滥两千载,淹没开封几座城”。千百年来,黄河的多次泛滥给开封带来无穷劫难,但也缔造了今天“城叠城”的奇观。地下叠压的六座古代城池,数千年的历史,八个王朝的更迭变换……都展现了古都开封的兴衰变迁。
揭开“城摞城”考古序幕
在开封当地一直流传着“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着几座城”的谚语,但困于地理条件,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开封的城市考古工作仍是一片空白,谚语的真实性也无从考证。直到1981年春,开封市园林部门在开封旧城中北部的潘湖清淤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明周王府和宋皇宫部分遗迹,由此揭开了开封“城摞城”考古工作的序幕。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孙新民参与了20世纪80年代明周王府以及北宋东京城的考古发掘工作。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时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现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开封市博物馆联合组建了宋城考古队对遗迹进行发掘,当时主要发掘的是明周王府遗址的东半部,基本搞清了明周王府的布局,还发现了北宋东京城皇宫遗迹,但因水太大,无法进行深度考古发掘。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刘春迎在《揭秘开封城下城》一书中谈到,大量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表明,在今开封城地下约3—14米的范围内共有六座城池,分别为战国时期魏国国都大梁城、唐代汴州城、五代及北宋东京城、金代汴京城、明代开封城和清代开封城,这些城池按照时代顺序,自上而下叠压在一起,其中大梁城、东京城、汴京城为都城,明清开封城为省城,汴州城为唐代中原重镇。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程民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世界范围内,“城摞城”现象非常普遍,但这一现象在开封最为典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开封地下文化层叠压较深,在数十米范围内分布着多个朝代的文化层,另一方面是因为地下埋藏着金汴京城、北宋东京城等都城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