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胥口湾是太湖苏州辖区的6个主要水源地之一,设计取水能力为125万立方米/天,供水范围涵盖整个吴中区和苏州工业园区。若胥口湾一旦发生安全风险问题,将直接影响近150万人的饮水质量。因此,应尽可能将胥口湾水源地安全风险降至最低。
关键词:胥口湾
作者简介:
胥口湾是太湖苏州辖区的6个主要水源地之一,设计取水能力为125万立方米/天,供水范围涵盖整个吴中区和苏州工业园区。若胥口湾一旦发生安全风险问题,将直接影响近150万人的饮水质量。因此,应尽可能将胥口湾水源地安全风险降至最低。
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大鹏告诉记者,造成胥口湾水质安全风险增加的主要因素有上游来水、外源和内源污染。在上游来水方面,水源地附近的镇村生活污水基本接入光福污水厂、胥口污水厂。这两个污水厂的排水口均设置在出湖河道内,光福污水厂排口在浒光运河上,胥口污水厂排口设置在胥江上。近年来由于受上游引江水量的影响,京杭运河上游来水增加,导致胥江在夏季或太湖低水位期频频发生倒流,对浦庄(寺前)水源地水质构成严重威胁。
在外源污染方面,李大鹏认为位于太湖内的金庭镇因污水厂尾水经战备江进入太湖而成为太湖胥口湾最主要的外源,金庭镇目前还存在部分农业面源污染入湖影响水质的问题;胥口湾西侧与大太湖相连,在风力驱动下藻类有可能向湾内漂移并堆积。在内源污染方面,湖内底泥中营养盐的释放、湖泛时底泥污染物与水体的交换可能造成水源地氮磷浓度的波动,有导致蓝藻爆发的风险。
胥口湾水质安全风险对环境科学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胥口湾特色农业生态种植污染减控、临湖村镇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及长效管理、胥口湾水源地水质维护与水生植物优化管理技术、胥口湾水源地水生态安全评价与风险因子管控策略,乃至藻类典型代谢产物(藻毒素、土臭素等)和威胁供水安全的微量、痕量污染物(如抗生素、农药等)及对水质的影响,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在污染减控方面,李大鹏以金庭镇为例,认为污染源截流与净化不能只考虑环境保护功能,应将污染源截流和深度净化与特色生态旅游景观营造相结合。这样不仅能达到污染源减排的目的,还能为金庭镇增加特色旅游景点,增加居民的收入来源,实现环保与经济发展“双赢”。因此,需要针对金庭镇的特色农业与污染源现状,通过技术集成和创新研发,形成特色农业(果林)源头“双减”与生态截流净化相结合,旅游景观、环境教育和尾水净化功能相结合,尾水深度处理与接纳河道景观生态修复相结合,无人值守分散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与较高的长期运行率相结合,水源地外源污染导流阻隔等的技术方法和体系。
在水生态修复方面,李大鹏提出应探讨如何将过度富营养化的底泥转化为偏无机性的底泥,从而有利于水生植物和底栖生物的生存。此外,还应针对胥口湾的植被群落结构及演替特征,研究水生植被调控管理技术,最终使胥口湾生态系统成为一个以生物调控为主,能自我维持平衡状态的良性生态循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