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明中期以降,欧洲人经由海路到达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带来了航线沿岸诸国之人。他们来自不同国家,属于不同种族,因肤色较深,被统称为“黑人”,又称“黑奴”、“鬼奴”、“黑鬼”、“乌鬼”、“黑番”等。
关键词:黑人;中西交流;澳门;黑奴;黑鬼
作者简介:
明中期以降,欧洲人经由海路到达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带来了航线沿岸诸国之人。他们来自不同国家,属于不同种族,因肤色较深,被统称为“黑人”,又称“黑奴”、“鬼奴”、“黑鬼”、“乌鬼”、“黑番”等。不少人后在华定居,成为当地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葡萄牙人大量役使“黑人”
在中国文献中,最早记录“黑人”情况的史料是明代朱纨《甓余杂集》。他以亲眼所见,留下大量随葡萄牙人东来的“黑人”资料。卷二:“刘隆等兵船并力生擒哈眉须国黑番一名法哩须,满咖喇国黑番一名沙喱马喇,咖呋哩国极黑番一名”;卷三:“佛郎机夷人大船八只、哨船一十只,径攻七都沙头澳,人身俱黑,各持铅子铳、铁镖、弓弩乱放”;卷四:“指挥张汉差报信军兵王昔等,于黄大洋遇漳贼三十余人、黑番七八人,对船交战,贼败走”;卷九:“及审诸番,各贼俱凹目黑肤,不类华人。”卷十还有一首关于“黑人”的诗:“黑眚本来魑魅种,皮肤如漆发如卷。蹻跳搏兽生能啖,战斗当熊死亦前。野性感谁恩豢养,贼兵得尔价腰缠。”另据明代刘凤《续吴先贤赞》载,嘉靖二十九年(1550)走马溪一战,被明军俘获者有“黑番四十六,皆狞恶异状可骇”。
可见,闽浙沿海通商时,葡萄牙人就已大量役使“黑人”,其中又有“黑番”与“极黑番”之分。“极黑番”大概是来自非洲的黑人,“黑番”则可能是印度人或东南亚人。这些“黑人”成为葡萄牙人的得力助手,不仅为葡萄牙人驾船,而且充当翻译、铳手,帮助葡人铸造佛郎机铳等。在葡文文献中,亦有相关记载。《末儿丁·甫思·多·灭儿致函国王汇报中国之行情况》载,1522年葡船离开马六甲前往中国时,葡人“流窜、染病、死亡,因此,只得花钱请当地黑人驾船,协助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