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逢简村:梦里水乡在岭南2015年 04月 03日 08:32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4月 3日第722期作者:本报记者李永杰 访问量:106到访逢简村时,雨来得恰好,村中偶尔闪过一两把花折伞。据说宋元以降,隐居到逢简的很多是士大夫家族,他们诗书传家,尊儒重育,古村崇尚读书的风气浓厚,元朝至明朝期间,出过很多读书入仕的人。如果说碧水荡荡,小船儿悠悠桥下过是水乡居民悠然自得、洒脱过活的表征的话,那么一蓬衰草,残桥孤立,黑与灰背景下的古桥则是千年水乡任凭时光流逝的见证。
关键词:水乡;逢简村;古桥;石碑;李永杰;碑铭;古村;岭南;古意;埠头
作者简介:
到访逢简村时,雨来得恰好,村中偶尔闪过一两把花折伞。淅淅沥沥的小雨给这座水乡古村添加了一抹别样静谧,仿若传统水墨画,朦胧悠远。纵横交错的小河里,闲游的小鱼成群结队。飘荡的水莲,如绿玉一般,昔日的桑基鱼塘痕迹仍存,古意悠然。
逢简村中随处可见用来铺路或者搭建埠头石阶的石碑。碑铭上刻有诸如举人、进士第几名的字样。这种随处可见的石碑,倒给了逢简村“水乡书韵”一个很好的注释。据说宋元以降,隐居到逢简的很多是士大夫家族,他们诗书传家,尊儒重育,古村崇尚读书的风气浓厚,元朝至明朝期间,出过很多读书入仕的人。
这座自唐代就已建村的古老水乡,在千年后的今天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如果说碧水荡荡,小船儿悠悠桥下过是水乡居民悠然自得、洒脱过活的表征的话,那么一蓬衰草,残桥孤立,黑与灰背景下的古桥则是千年水乡任凭时光流逝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