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中国社会科学网讯去年以来,贵州省黄平县坚持把产业脱贫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围绕种草养牛、生猪养殖、中药材、精品水果、稻鱼工程等五大产业,培育发展线辣椒、糯小米、黑毛猪等特色产业,推广“龙头企业+村支部+合作社+农户”的“1+N”农村“三变”改革模式。通过“三变”改革模式,带动贫困户参与发展特色种养业,盘活农村资源变资产8.36万亩,资金变股金5.27亿元,农民变股东1.67万户,特色优势主导产业覆盖135个贫困村16042户65896名贫困人口,有2166个贫困人口实现在家就业,年人均增收约2500元以上。
关键词:产业;中药材;贫困村;黄平县;贫困户;生猪;贫困人口;脱贫;养殖;种草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去年以来,贵州省黄平县坚持把产业脱贫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围绕种草养牛、生猪养殖、中药材、精品水果、稻鱼工程等五大产业,培育发展线辣椒、糯小米、黑毛猪等特色产业,推广“龙头企业+村支部+合作社+农户”的“1+N”农村“三变”改革模式,通过建立“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变“一次输血”为“长期造血”,着力增强贫困村、贫困户自我发展、长期发展能力。
黄平县朝阳合作社养牛基地
据了解,2017年,该县落实脱贫攻坚扶贫产业子基金项目10个,审批产业扶贫子基金8.72亿元;从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建肉牛育肥、生猪养殖、中药材产业等7个工作专班,仅中药材太子参种植面积就达11.36万亩,白芨药材4000亩;通过“三变”改革模式,带动贫困户参与发展特色种养业,盘活农村资源变资产8.36万亩,资金变股金5.27亿元,农民变股东1.67万户,特色优势主导产业覆盖135个贫困村16042户65896名贫困人口,有2166个贫困人口实现在家就业,年人均增收约25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