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王诚透露了医生晋升的细节:医生在取得了医师资格证之后,通过考试、论文发表后申请住院医师,然后逐级晋升。每一个级别的晋升最低需要在本岗位任职五年,而医院每年晋升的每个级别的医生都是有名额限制的,为了尽快晋升到主任医师,很多医生都争取多发表论文。职称相当于一个凭证,是评价医生水平的唯一标准,评职称是医生晋升的唯一方式。国外聘用医生跟发表论文与否没有关系,而中国的医生晋升职称必须发表论文。在医院,医生有初级职称、中级职称、高级职称,职称的高低跟收入直接挂钩。”北京一知名医院的主任王刚说,高级职称不仅基本工资会提升,还会带来更高级别的用药权限,同时在出诊时,高级职称是出专家号,中级职称是出普通号,初级职称是出门诊。
关键词:刘阳;发表论文;网站;电话;王诚;医护人员;医生晋升;医学杂志;职称是;被害人
作者简介:
医生评职称靠论文压力大 高中学历北漂发现“商机” 自制杂志发论文3年赚180万
制假刊发论文骗827医护
法制晚报讯(记者 邹艳 实习生 王欣桐 何孟莲) 2013年9月1日晚上7点,正在管庄某小区内遛弯的居民听到一声尖叫,伴随着一口袋百元大钞从天上飘下来。随后一名中年妇女飞奔出来,紧跟她身后的是一群警察。
这场闹剧的始作俑者是刘阳的妻子。刘阳,一个北漂的高中毕业生,他制作杂志的小作坊,在3年内,共骗取全国827名医护人员180余万元。
2014年6月18日,北京市顺义检察院以诈骗罪对刘阳等犯罪嫌疑人提起诉讼。近日,该案将在顺义法院开庭。
这起案件的受害人是来自全国各大医院的医护人员,其中不乏宣武医院等知名医院。他们都希望通过在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获得职称晋升,未曾想却落入骗局。
《法制晚报》记者独家为你揭秘这起发生在北京的医学假杂志内幕。在这起利用假的医学杂志诈骗的背后,体现的是医生职称晋升机制的缺陷和漏洞。
案件详情
冒充博士代写论文
1986年出生的刘阳,7年前来京淘金。高中毕业的他最初只在北京一家酒店做前台。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一位住酒店的医生那里得知,大多数医院的医生都有发表论文的需求,并深感压力很大。
于是,自称是博士生的刘阳便开始通过“复制、粘贴、重新整理”的方式帮别人写论文。
看到代写论文能赚钱,2009年,刘阳辞去酒店的工作,专职代写论文。然而,好景不长。高中学历的刘阳,费尽千辛万苦拼凑出来的文章并不被看好,多次接到客户对文章不满而要求退款的电话。
“你发表不了是因为你在杂志社没有关系。我在杂志社有熟人,你出版面费,我帮你张罗。”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刘阳在电话里应承道。
其实,刘阳在杂志社并没有熟人,只是他萌生了一条生财之道——制作假“杂志”。